智能制造背景下“数字工匠”的内涵与培育路径

来源:工人日报时间:2023-08-28 11:03:08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传统产业的日益融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新经济不断发展,对劳动者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加大力度培养和使用数字化领域的新型技能人才——“数字工匠”,成为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资料图)

“数字工匠”的内涵是什么?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哪些价值?在培养“数字工匠”的实践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如何破解?为更好推进“数字工匠”培育,即日起,本版组织刊发《“数字工匠”培育的实践与思考》系列理论文章,敬请垂注。——编者

观 点

当前,亟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工匠”培育机制,以工匠精神为内核,围绕“数字工匠”全生命周期成长导向,找准培育路径,打造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当前,世界制造业正在经历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制造业正处于由“制造”向“智造”的升级阶段,其核心内容是以智能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方式变革,其显著标志是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产业整体扁平化发展、各阶段工作界限划分逐渐模糊。这一背景下,需要大力培育技术基础扎实、相关领域技艺高超,并具有创新能力的“数字工匠”,充分利用技术发展的价值与效能,支撑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数字工匠”的内涵与价值

2018年,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技能——为获得新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中提出,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应具备“四个能力”:一是熟练操作技能;二是具有创新思维;三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四是能够熟练使用现代数字技术。从“数字工匠”的内涵可以看出,其特征与传统工匠存在明显区别。

数字素养是“数字工匠”在智能制造发展中利用一定信息技术手段和方法,快速有效发现并获取信息、评价信息、整合信息、交流信息的综合科学技能与文化素养,其中包括数字意识、数字思维、数字技能和数字伦理等方面;“数字工匠”还要具备出众的创新能力,既能用先进生产技术和工艺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又能以数据为支撑,创造性地改进工作方式;“数字工匠”应秉承一种对产品精益求精、对细节一丝不苟、对客户负责的工匠精神;在职业能力方面,“数字工匠”既需要掌握生产工艺、流程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具备熟练操作设备、数据分析和决策预测等方面的技能,同时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国拥有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在产业链高端领域、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实现生产制造全过程数字化的目标,诸多困局需要培养以“数字工匠”为代表的应用复合型人才来化解。

第一,“数字工匠”培育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奋斗目标,但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还存在一定差距,这意味着新时代的工匠培养更需侧重技能型、高素质人才,为制造强国提供重要支撑。

第二,“数字工匠”培育是锻造产业工人队伍的重要举措。“数字工匠”培育不仅高度适应智能制造发展趋势,更新技术与工具,创新工艺与设计,提高产品创新能力与附加值,带来更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更能以精湛的数字素养、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来对待工作,提高人才队伍整体技术水平和素质。

第三,“数字工匠”培育是综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数字工匠”是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核心要素,能有效推动智能制造技术和设备在企业中的应用,促进企业生产模式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同时,“数字工匠”是一种新型人力资本,在推动企业进行技术升级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前“数字工匠”培育中的问题

第一,数字赛道不断拓宽加剧“数字工匠”供需矛盾与技能缺口。《2020年中国技能人才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技能人才缺口达2.7亿人,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缺口达1100万人。数字赛道不断拓宽的背景下,技能供需矛盾主要体现在数字技术应用能力较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等。产教融合不深入、校企合作不紧密、课程内容更新滞后等问题,不仅影响人才培养效果,更制约了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进程。

第二,“数字工匠”培育平台协作配合不足。当前,以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为目标,多采用企业参与、社会支持、政府引导、多方协作的方式,同时以“师带徒”体系、学徒制项目、岗位技能竞赛和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载体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但仍存在“数字工匠”培育平台协作配合不足的矛盾点。需加强与其他平台、部门协调合作,在“数字工匠”培育方面形成合力。

第三,“数字工匠”校企孵化环境存在短板。智能制造对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相关素质的要求趋向于专门化和综合化,“数字工匠”的岗位趋向于融合化。工匠学院、技工学校、职业院校作为教育、孵化“数字工匠”的主体,根据企业需求,通过“订单班”或“冠名班”等方式进行人才培养,但“数字工匠”是应用复合型人才,现实中两者呈现出一定的不匹配现象。

“数字工匠”培育的现实路径

当前,亟须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数字工匠”培育机制,以工匠精神为内核,围绕“数字工匠”全生命周期成长导向,聚焦多元培育平台,调动孵化载体合力,找准培育路径,形成智能制造人才储备,打造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

第一,以个体成长和发展为导向,提升工匠技能。开展培育工作首要任务是紧密围绕“数字工匠”全生命周期的发展需求,通过发展创新思维、培训数字技术使“数字工匠”积极优化技能结构,激发自主开发个体资源的动机,从而实现运用数字素养主动提取不同任务之间的同化因素,使人岗实现“双向精准匹配”。

第二,以职工创新工作室为抓手,助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速。一方面,持续探索“领头羊”式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工作模式。立足企业自身和“数字工匠”在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需求,建立技能评定标准,在工作室基础上搭建完善的自主创新和技术攻关平台。另一方面,灵活运维职工创新工作室,积极调动与其他平台的交流分享,发挥政府、地方工会、行业、社会组织等多方位平台作用。

第三,以“工会+企业+院校”新范式,丰富培育平台。以地方工会为牵头部门,依托工匠学院、高校、科研机构资源,实现培育孵化载体多元化。一方面,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中为传统学徒制赋予新内涵,另一方面,工会、企业、院校共建高素质“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鼓励企业将具有实践经验的“数字工匠”纳入院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给予相应补贴和奖励。搭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育与岗位匹配的工匠技能,共同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第四,以弘扬工匠精神为内核,厚植数字匠心,赋能培育信念。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的指导作用,督促指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把思想政治引领嵌入企业文化,营造尊重技术、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关注“数字工匠”所思所盼所忧,吸引职工学工匠、崇尚工匠。同时,构建技能晋升评价体系,将技能升级与工资待遇等级挂钩,奖励创新举措和成果转化推广。

(作者单位: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工人出版社)

秦婷 赵晨羽

关键词: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银鹏控股公司:业务交流促提升互学互鉴共进步|世

3月2日,银鹏控股公司董事长刘懿婷带队前往中粮集团期货公司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中粮期货公司从业多年、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更多

2023-03-07 17:52:41

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区开

山西晚报讯(记者温丽芳通讯员张晓茹)日前,总投资约11亿元的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更多

2023-03-07 11:51:14

建行阳江市分行:践行金融惠民理念-全球关注

2月24日,随着客户办妥抵押登记手续并成功放款,标志着阳江市建行“带押过户”业务取得历史性突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鼓励推广二手房更多

2023-03-07 11:53:21

焦点简讯:证监会同意三超新材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中证网讯(记者昝秀丽)证监会网站3月6日消息,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南京三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来源:中国证更多

2023-03-07 09:57:39

美股航空股6日全线走低

中证网讯(记者赵中昊)当地时间周一(3月6日),美股航空股全线走低。据wind数据,截至收盘,波音跌1 49%,美国航空跌1 47%,达美航空跌1%,更多

2023-03-07 09:43:44

世界热资讯!晋钢控股集团荣登2022山西省品牌十强

近日,“品牌强国(龙城)论坛”在太原举行,发布“2022中国上市公司品牌500强”以及“2022山西省品牌100强”。晋钢控股集团以218 9亿元的品牌更多

2023-03-06 17:38:52

手绘报告:2023预期目标

【来源:中国政府网】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发至邮箱newmedia@xx更多

2023-03-06 16:46:31

惠州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成功落地

3月1日,TCL科技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拿到了全市第一张使用数字人民币账户缴纳税款和非税收入的完税凭证,标志着惠州市首笔数字人民币缴纳税费业务更多

2023-03-06 11:50:50
    首套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原来贷款也下调吗首套房公积金利率下调原来...
    政府回购商品房意味着什么政府收购商品房的首要目的是稳定市场。...
    把自己房子卖了再买算首套房吗买过一套房卖了再买算首套房。简单...
    买房交首付注意事项有哪些1、核实开发商五证。在交首付时,需要先...
    房屋契税征收比例契税税率的缴纳一般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面积小...
    房山区住建委近日发布《房山区2022年第二批毕业大学生对接保障性...

关于我们 Copyright   2015-2022 当代财经网  www.ddcjw.cn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19  联系邮箱:55 16 53 8 @qq.com